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天河 珠江新城华夏路8号

          合景国际金融广场

电话:020-8258 0088(24小时热线)

邮箱:Admin@Lawyer.GD

业务范围

由影响性诉讼倾听法治进步的足音
来源: admin   发布时间: 2014-11-10   3010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主任吴革

 

  “方正杯2006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评选活动”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在评选结果即将揭晓之际,法制网记者采访了“影响性诉讼”概念的首倡者、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主任吴革。

  记者:你曾经在很多文章中阐述过影响性诉讼的概念,它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吴革:可以说,影响性诉讼这一概念来自于我的两个判断:其一,“后法律移植时代”;其二,个案具有制度价值。

  在我看来,新中国的法治史或可分为两个时期: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末,我国法治建设重在“借鉴”:法学理论、法律条文、司法体制的移植使得我们得以迅速地在借鉴先进理念与制度的基础上步入法治轨道,这个时代是法学家的时代;本世纪初,以“孙志刚案”为转折,“后法律移植时代”来临了。我们发现,一个又一个诉讼随着与之相伴的讨论的深入变得家喻户晓,公众开始测试法律、激活权利、寻找答案,学者透过这些个案观察其制度因素,决策者在其中倾听民意、寻找完善契机。这些诉讼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影响”:具有较大的社会公知度、隐含制度冲突、冲击着人们的法治理念,甚至能够促进制度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诉讼不只是关乎个案公正,而且具有制度价值,我称其为“影响性诉讼”。

  记者:我发现影响性诉讼与公益诉讼有很多重合的部分,在你看来,二者关系如何?

  吴革:公益诉讼,本来也是上个世纪80年代“法律移植”的一个延伸部分,但由于公益法和公益诉讼本身的特点是一种通过个案促进大众权益保障的社会运动。尽管学者们还在为公益诉讼争论不休,而以律师为代表的法律工作者已经频繁地拿起“公益诉讼”这个武器向着那些他们认为侵犯公共利益的不合理存在开战了。在公益诉讼伴随着不断涌现的影响性案件被热炒时,关于公益诉讼的困惑与质疑也开始出现了:如何界定公共利益与公益诉讼?谁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现有法律如何才能支撑公益诉讼?

  影响性诉讼本身不是移植过来的法律术语,而是对中国当下发生的个案影响法治的法律现象的描述。大多数公众和法律人都感受到那些个案的影响力,甚至亲自参与其中。因而,影响性诉讼不用陷入正名困境之中,也不限于直接代表公共利益的案件,只要能够促进法治的个案,就是影响性诉讼,就可以加以关注和研究。

  我们看到,往往影响性诉讼和公益诉讼是同一类案件,用类似的方法,追求基本相同的目标。它们都重视个案,都追求通过个案促进法制和人权保障;又面临个案不能成为先例的难题。

  记者:有的学者认为影响性诉讼是推动中国司法进步的引擎,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在影响性诉讼的研究和推广中你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吴革:2006年1月份法制日报首次推出2005年度影响性诉讼评选活动时,其影响深度广度都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影响性诉讼在平面媒体推出的,虽然报刊、杂志、电视台也有一些报道,但其主要影响还是在网络上。我们注意到法制日报推出2005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评选结果后,新浪网、搜狐网等门户网站,新华网、人民网、国务院法制办等官方网站,人民法院网、中国律师网、法制网等专业网站,北大、人大、社科院等学术网站,天涯网、网民的博客等草根网站,各省市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网站,都有许多相关的转载、讨论。当时我们用GOOGLE搜索“影响性诉讼”这个关键词,峰值超过500万。

  影响诉讼的研究,最先是由我提出的,但却有很多人在研究和推广。功劳最大的是法制日报,是她发现并向公众推出了影响性诉讼。影响性诉讼也得到北京市律师协会一定的支持,当然,尤其是全国律师协会肯定、支持和始终如一的鼓励。影响性诉讼具体操作模式,在2003年4月底我们支持和援助孙志刚案件后便基本形成,我们那时的提法是“援助典型案件,促进法制改革”。2005年4月份,我正式提出影响性诉讼,并在2005年6月份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清华大学宪法与公民权利中心为报告人的名义推出第一期《中国影响性诉讼》。当时具体实施和承担了主要编辑职责的是王振宇律师。2006年5月份王振宇等近十位热心影响性诉讼的律师、硕士、博士研究生,发起成立了影响性诉讼研究中心,为影响性诉讼研究和推广的系统化、专业化提供了一个平台。2006年10月,法律出版社为影响性诉讼研究中心出版了《中国影响性诉讼2005》一书。

  记者:你是如何看待本次评选活动的?

   吴革:我们无意也无权去给哪个诉讼冠以“影响性”头衔,影响性诉讼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向法治时代的进步足音。我们也可以说,“十大”只是因自知力量有限而对自己视野的自觉划定。我们试图在其中“归纳”,但“细节”这个魔鬼无时无刻不在让我们丢掉了宝贵而关键的因素,令我们走偏;我们也在努力“演绎”,但“语境”及对现实把握的肤浅会常常让我们陷入一厢情愿的乐观与悲观。不过,我们并不担心,因为这些诉讼的“影响力”本就不是我们赋予的,围绕着它的一个个“有故事的人”、一件件跌宕的情节、一次次反响巨大的讨论,才是“影响力”的来源,而我们则是在参与中观看、享受、期待着结果的到来。